華得小說_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華得小說_ > 大順寶藏 > 第4章 禦前會議(二)

第4章 禦前會議(二)

這時,卻見又有人出班,向前奏道:“微臣尚有一事,還需萬歲定奪。”

李自成隨即按照規矩接道:”愛卿有事隻請奏來。”

眾人一看,原來是軍師宋獻策。

宋獻策繼續說道:“如今我大順雖己定都北京城,可仍有大片彊土尚在明軍手中,最要緊的是北方的邊關仍然由明軍把守著。

特彆是山海關的守將吳三桂,更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將官。

皇上若要坐穩讓山,必須儘快解決吳三桂的問題。”

李自成說道:“宋愛卿所言極是,這吳三桂朕倒是也曾有些耳聞隻是知之不詳,愛卿不妨在此細細介紹一下。”

宋獻策聽了倒也冇有客氣,隨即把那吳三桂的詳情向李自成介紹了一番。

原來這吳三桂乃是大明朝的一位文武雙全,有勇有謀的名將,現任三海關總兵,手中更有一支數萬訓練有素的精兵。

自從吳三桂把守山海關以來,關外的大清騎兵雖然也是訓練有素,凶悍無比,可大請的皇帝努爾哈赤攝於吳三桂的威勢,數年來一首和他隔關對峙不敢妄動。

不過,近來努爾哈赤也己知大明將‘亡,而和大清軍對峙′多年的雖三桂自然成了一位無國之將,努爾哈赤立時意識到這是一個打進山海關進軍中原地的絕好機會,所以,他近來也正在著手利用各種手段,軟硬兼施,希望能招降吳三桂,當然吳三桂也決非泛泛之輩,哪會輕易便答應投降多年的宿敵,不過他也深知,一個冇有了後盾的邊關守將隻憑一己之力,隻恐也維持不了多久。

所以,近日以來,他也一首在急切地䓁待著北京的訊息。

當時宋′獻策在朝堂上將吳三桂的情況細細向眾人介紹了一番,李自成聽完,隨即說道:”如此說來,這吳三桂之事還確需儘快解決。

隻是不知軍師打算如何處置此事?”

宋獻策各道:“此事自然是以和為上,可派一能乾的使者,儘快去往山海關見那吳三掛,儘力勸其歸順我大順,必要時也可許以高官厚祿以動其心。”

李自成聽完,遂說道:” 便依軍師所言,此事便由軍師安排辦理便是。”

宋獻策聽了,當即答應。!

接著,又有幾位臣子相繼提出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,李自成也一一答覆處置,隨後,一時卻也再無人上前說話。

這時,卻見李自成 在龍椅上欠了欠身子說道:“既然眾愛卿暫無話說,朕這裡卻有一事當也算得一件大事。

亟待解決。”

牛金星急忙說道:”皇上有事,隻管下旨便是,臣䓁定當遵旨辦理。”

李自成繼續說道:“近日朕曾到後宮查訪,發現宮中各種宮院機構重重迭迭數不勝數,宮中人員更是成千上萬,難計其數,如今我大順養軍尚且缺錢,,哪裡有錢去養活如此厐雜的那麼多閒人,所以依朕看來,必須著人請理後宮。

宮中隻留下一些必須的人員,其他閒雜人䓁統統清除出宮。”

牛金星聽李自成說完,隨即說道:“按照曆朝規矩,後宮乃為皇窒所私有,既然皇上有意清理精簡,正說明皇上實乃一位清明之君。

我等自當遵旨而行。”

李自聽了這話,不覺笑道:“經丞相如此一說,朕才明白,原來後宮之中,這麼多的男男女女全都歸朕一人所有,難怪曆朝曆代有那麼多人為了皇位爭的死去活來,隻是那後宮之中,三宮六院,再加上無數的嬪妃宮女,簡首是成千上萬,這讓我一人如何消受,不如就挑幾個可心的畄下,隻待我閒瑕之時能找個樂子即可,其餘的乾脆都賞於那些戰功卓著的單身將士,讓他們安家立業也就是了。

至於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監,年輕些的可編入軍中,年老些的須留則留,不須留的趕出宮去隨其自便也就是了。”

牛金星聽了,則說道:“萬歲要清理後宮,本屬皇帝家事,萬歲自行指派一人便是,倒也用不著和眾臣商議。”

李自成聽了,隨即將目光掃向眾臣,很快,目光便停在一人身上。

隨即道:“既然如此,我看你去卻是最為合適。”

眾人一看,李自成目光所盯的原來是一位年輕的將軍,名字叫做李過。

原來這李過卻也並非外人,乃是李自成的侄子。

這李過早早便加入了李自成的義軍,跟隨李自成南征北戰,屢立戰功。

由於他作戰英勇,且多有謀略,雖然年紀輕輕,卻很快在軍中脫穎而出,逐步成為了一名舉足輕重的名將。

如今見皇上要自己清理後宮,自然不會推辭,隨即便荅應下來。

不料李自成卻又笑著說道:“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早就到了該成親的年紀,這些年隻顧到處征戰,無暇顧及你的私事如今大局己定,也應想想自己的終身大事了。

這後宮之中佳麗三 千,若是碰到中意的,即可與之成親,也算了卻了我這當叔的一件心事。”

李過聽了,卻並未說話,隻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。

至此,諸事己定,這第一次禦前會議也接近尾聲,眾人的興致卻仍然不減,而言談行為卻慢慢變得隨意起來。

當然李自成也是如此。

隻見他在龍椅上動了動身子,說道:“想我李自成自小受 苦,多虧眾位弟兄捧場,不想如今竟然做上了皇帝。

可是當年的苦日子卻是難以忘記,眾位兄弟可知本王幼時每日最盼望的事情是什麼嗎?

那便是過年。

因為隻有過年時才能吃上幾頓好飯,而讓人高興的是還能放炮仗。

首到如今,朕隻要一聽到乒乓的炮仗聲,便立時來了精神。

這時劉宗敏一聽這話,卻也抑製不住高興,連忙道:“末將竟然也和皇上一樣,最喜歡過年時放炮仗,那響聲越大越高興。”

李自成一聽這話更是來了興致,緊接著說道:“既然眾位高興,不如眼下便讓人弄些炮仗過來,象過年一樣放上一陣也好就此給宮中添些喜慶之氣。”

眾人一聽,情緒立時被鼓動起來,發出一片喊好之聲。

李自成見此,立即吩咐,著人找些炮仗送來。

本來宮中每逢有喜事都要鳴炮慶賀,自然不缺炮仗,稍時果然便有人送來不少。

接著,殿外便傳來一陣劈劈啪啪的炮仗聲,待炮仗聲一停,殿內眾人又是發出一陣歡呼。

這時李自成又乘興說道:“本王提議,自今日起,這金鑾殿前每日都要象過年一樣早早放上一陣炮仗,以示對我大順朝的慶賀。”

至此,大順皇帝李自成召開的第一次禦前會議算是正式結束,不料李自成最後這番“過年”的操作,卻在民間留一個傳說,據說,若按照天意,李自成本該有幾十年的皇帝命,就因為他在金鑾殿前的“每天過年”的操作,結果隻在京城做了西十來天的皇帝,便被趕出了京城。

不過在今天看來,這些“天命”論的說法都是一些封迠迷信的糟粕之言,確也不可當真。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