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得小說_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華得小說_ > 蘇雲七蕭天 > 636不太行

636不太行

-

九皇叔一行人,與寧戰分開後,就直奔藥王穀。

一路上,九皇叔一行人,冇有刻意隱藏身份,但也冇有高調錶露身份。

還是那句話,九皇叔並不懼,北慶皇帝知曉他,秘密進入北慶的事。

但是!

北慶的皇帝,早早就收到了,他私下潛入北慶的訊息,可卻一直冇有找到他們。

就……

“北慶的皇帝,不太行呀。”謝三看著,近在咫尺的藥王穀,不由得搖頭。

他們一行人,都進入北慶小半個月了,人都到藥王穀外了,北慶的皇帝居然還冇有,查到九皇叔的蹤跡。

這已經不是,不太行了,而是無能了。

“你又怎知,他的人,不是已經在藥王穀內等我們了。”王子戎坐在馬背上,放任馬隨意行走,端的是姿意瀟灑。

陽光灑在他身上,光塵在他四周縈繞,襯得他整個人,像是會發光一樣。

謫仙下凡,不外如是。

“那也是早就安排好,守株待猛虎呢。”反正謝三是不相信,北慶皇帝是摸清了,九皇叔的行蹤,一直盯著九皇叔,卻一路按捺不動,隻等他們到了藥王穀再動手。

北慶皇帝冇有那個耐心,最主要……

他們明麵上,看著隻有四人。

實則,不管是他、王子戎還是九皇叔,都帶了不少暗衛、死士。

這些暗衛、死士,一路上都冇有發現,有人盯著他們。

嗯,九皇叔也冇有發現。

九皇叔雖然中了毒,但謝三不認為,有人能避得開,九皇叔的眼睛。

“所以,我們還是要當心。藥王穀此行,絕不平靜。”不管北慶皇帝,現在有冇有,發現九皇叔的蹤跡,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……

北慶皇帝一定在,藥王穀安排了人手,欲取九皇叔的性命。

並且,還打著讓藥王穀背黑鍋,把殺九皇叔的事,推到江湖糾紛上。

可以說,小算盤打得那叫一個響,他在東陵都聽到了。

“王爺,藥王穀一行,還需多防備一些。如果可以的話,先讓暗衛走一趟,你意下如何?”王子戎上身一側,略微向九皇叔的方向靠攏。

有很多人,想要九皇叔死。

但也有很多人,不想要九皇叔死。

比如他。

他就希望九皇叔活著,長長久久地活著。

九皇叔活著,北慶、南越和西楚三國,不敢亂來。

東陵……不管是皇帝,還是世家,都不敢隨便冒頭。

要是九皇叔死了,這天下……

怕是要大亂了。

王子戎是打從心底,為九皇叔著想,也是真的擔心,九皇叔的安危。

然而,九皇叔並不領情。

九皇叔斜了王子戎一眼,冷笑道:“想要本王的命,並不是容易的事。憑北慶的皇帝,還做不到。”

隻北慶一方的話,要殺他,需要舉全國之力。

九皇叔不認為,北慶皇帝有這個魄力。

事實上,在九皇叔看來,不管是北慶、南越還是西楚的皇帝,都不是有魄力的人。

但凡他們有一點魄力,當初就不會求和。

三國聯軍,百萬大軍攻打東陵。

這樣的機會,百年難逢,敗了一次,就再也冇有可能,有第二次。

就算他當初,帶著蕭王府的兵馬,擋住了三國的聯軍又如何。

打仗,打大規模、長時間的戰爭。打的不隻是前線的兵力,還有國力。

戰線拉得越長,戰爭打的年限越長,拚的就不僅僅是兵力,甚至可以說,主要不是拚兵力,而是拚後方補給,拚國庫。

東陵是比其他三國富裕一些,但也隻有一些罷了。

東陵再富裕,也比不上三國加起來的財力。

但凡當時南越、北慶或者西楚的皇帝,哪一位皇帝能堅定一些,跟東陵硬拚財力,拚後勤補給,東陵就敗了。

哪怕他再能打,也冇有用。

戰爭拚的不是個人實力,而是國家整體實力。

個人當然能起決定性作用,但前提是朝廷有能力,能支撐長年的征戰。

若是朝廷支撐不住,他冇有兵馬、冇有糧草,發不出糧餉,他就是在戰場上,百戰百勝又如何。

他當時會打快仗,會速戰速決,會拚著兵疲馬累,也要繼續攻城,就是知道東陵的國力,支撐不了太久。

是以,當時三國求和,他冇有反對。

當然,他也冇有讚同,隻沉默著。

沉默可以是不讚同,但也可以是默許。

他當時的沉默,所有人都以為,他是不讚同,東陵同意三國的求和。

事實上,他是默許,默許東陵接受三國的求和。

他手下的兵,連軸轉的打了半年,累了,也疲了。

當然,要是繼續打,不是不能打,但當時的情況,無法讓他再堅持下去。

誰的兵誰心疼。

他也心疼自己的手下,心疼他們的折損,也心疼他們遭到的,不公待遇。

前期,他手下的兵,上了戰場的,一場仗打下來,頂天折損一成。

到後麵……

尤其是四個月後,折損一成已是最少的。

是高一場戰役,他帶著十萬精兵衝鋒,那一場折損了三成。

足足三萬人!

還不是一場大戰,就折損三萬人。

他便知道,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。

他手下的兵累了,也疲了,高強度、高頻率的打仗,他們的身體已經到了承受的極限。

最重要的是,朝廷的補給,越來越慢,越來越少,越來越次。

如果朝廷能給他增新兵,給傾儘國力,拚死支援他打下去,他不是不能,把北慶、南越和西楚三國打服,甚至把這三國,變成東陵的國土。

但可惜的是,他身後的朝廷不支援。

他的皇兄,不想他繼續打下去,默許朝廷某些人,剋扣前線的糧草,也不再給他增兵。

朝廷不僅不給糧草,不給他增兵,甚至有意消耗他手下的兵,想要他把手中的兵,全部打開。

對手的壞,壞在明麵上,並不可怕。

自己人的惡,惡在骨子裡,惡在隨時背後捅刀,這纔是真正的可怕。

他知道,這一仗打不下去了,他的必須儘快結束戰爭。

不然,事情爆發出來,將士們的士氣必將大受影響。

屆時,東陵危矣。

但結束戰爭這話,不能由他提出來,甚至他都不能表現半點,不想繼續打下去的想法。

結束戰爭這話,必須要由北慶、南越和西楚三國抽出來。

於是……

有的人死了,但冇有完全死……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