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得小說_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華得小說_ > 女主蘇雲七的穿越小說 > 977真正的死心都是悄無聲息

977真正的死心都是悄無聲息

-南越皇帝,承受不住本國大儒名士的施壓,繼東陵之後,也站出來,為本國死在西楚的大儒名士發聲,要西楚給他們南越一個交代!

為了證明自己發聲雖晚,但不比東陵皇帝差,南越皇帝的態度十分強硬、譴詞也十分的嚴肅,彷彿震怒到無以複加,無法接受南越那麼多大儒名士死在西楚,這才拖延到現在才發聲。

東陵被九皇叔逼的,不得不出聲。

南越被東陵架了上去,也不得不站出來。

三國有兩國表了態,現在就隻剩下北慶,冇有任何表態。

北慶皇帝與朝廷,這種毫不作為的行為,引得北慶上下很是不滿。

北慶重武輕文,文人很少發聲。

不是他們不想,也不是他們不願,而是發了聲也無用。

朝廷不聽。

但這一次,哪怕是冇有人聽,北慶境內的讀書人,也全都站了出來,斥責朝廷的無能與不作為。

他們北慶數十位大儒名士,死在西楚,死在西楚皇帝的登基大典上,北慶朝廷卻不為他們,去向西楚要一個公道。

身為文人,他們感到可悲,也感到淒涼。

大儒名士慘死他國,他們北慶都冇有任何作為,他們這種小人物要是死了,是不是更不會有人過問。

“南越那樣的小國,都站出來,要為本國死去的大儒名士,要一個公道,我們北慶的官員,卻一個個是縮頭烏龜,冇有一個人站出來

“白死了,他們死都白死了

“身為北慶人,我為自己是北慶人感到悲哀!”

“北慶不需要讀書人,也冇有我們讀書人的地方,這裡是我的故國,卻不是讀書人的故國

“走吧,都走吧……能離開就離開,我們願為北慶拋頭顱、灑熱血,北慶卻不會管我們的死活

“這不是死去的大儒名士悲哀,這是北慶讀書人的悲哀,北慶人的悲哀

“你們怎麼想我不知道,我隻知道,這地方我不想再呆下去了

“離開吧,都離開吧!”

在斥責反抗無效後,北慶的文人,用最消極的方式,來向北慶朝廷表達不滿。

他們結伴而行,從北慶離開。

去東陵、去南越……天下之大,總有他們的容身之處。

一批批讀書人,跟著自己的老師,隨同自己同伴,離開北慶。

一間間書院被關閉。

北慶的讀書人,在爭不出一個想要的結果後,選擇用最消極的辦法,也表達自己的不滿。

東陵與南越先後表態,給西楚施壓後,北慶的皇帝也坐不住。

他本來也準備,隨大流地給西楚施壓,藉機從西楚身上咬下一塊肥肉,可是……

北慶境內這些讀書人的舉動,卻讓北慶皇帝極為不滿:“他們這是在逼朕!”

“朕是皇帝,還是他們是皇帝!朕做事,還要他們教不成

“一個個眼中還有冇有王法,有冇有朕這個皇帝……以為這樣就能讓朕妥協,讓朕聽你們這些讀書人的,成為你們手中的傀儡嗎?”

“做夢!”

“朕絕不妥協!你們休想逼朕!”

北慶皇帝善戰又驍勇,本就是極為強勢、霸道又堅定的人。

正因為他這樣的性格,北慶的文臣才得不到重用,被北慶皇帝壓得死死的。

北慶的皇權高度集中統一,說一句乾坤獨斷也不為過。

這樣的北慶皇帝,當然不能接受,被一群讀書人逼著妥協。

哪怕他原本就是要妥協的,也不行。

北慶皇帝現在,不是不想隨大流,給西楚施壓,而是不願意,也不能向北慶的讀書人妥協。

北慶皇帝很清楚,向讀書人妥協、低頭這種事,有了這一次,就會有下一次,下下一次……

權利就是,在一次次妥協與退讓中丟失的。

身為北慶皇帝,他絕不允許,有人來染指、分奪他的權利。

是以,他絕不會向那群讀書人妥協,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!

北慶皇帝態度堅決,不肯在讀書人的逼迫下,去向西楚施壓。

北慶的讀書人,見自己這般反抗,也得不到任何重視,越發地對北慶失望。

若說前麵的讀書人離去,故意鬨得聲勢浩大,還有給北慶皇帝施壓之意,這一批悄無聲息離去的讀書人,就是真的死了心。

對北慶死了心。

而這對北慶的傷害,是巨大的。

北慶皇帝還能坐得住,北慶的朝臣卻是不行的,尤其是那些個文臣,更是苦口婆心地跪地死勸:“陛下,請您三思

“陛下,打天下要靠將士們,重武冇有錯,可這天下總要文人來治理。那些讀書人走了,短時間內看不出有什麼影響,是因為北慶還有我們這些老骨頭撐著

“等到我們這些老骨頭老了、死了,北慶就後繼無人了

“陛下,這不是妥協,亦不是低頭……這是我北慶,為我北慶人出頭,為我北慶人討公道,這是我們北慶合理的訴求

“陛下,武將是人,我們文臣也是人。我們文臣不能為北慶戰死,卻也是同樣為北慶鞠躬儘瘁。陛下,求您不要寒了……天下讀書人的心

北慶的文臣很清楚,他們的皇帝有多在意手中的權利。

可這一次,不是權利之爭呀。

也不是他們北慶的讀書人,逼皇上妥協退步呀。

他們隻是說出,自己合理的訴求罷了。

這難道也有錯嗎?

“陛下,臣請您三思呀!”

“陛下……”

北慶的文臣,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。

現在天下讀書人,已經不指責西楚了。

他們的目光,都放在了北慶身上。

西楚新帝借登基大典,借刀殺人、意圖栽贓九皇叔,這肯定是錯的。

但北慶這種,無視本國大儒名士的性命,無視本國讀書人訴求的皇帝,比之西楚新帝更叫人寒心。

至少,西楚新帝的屠刀,是落到他國大儒名士的身上,是為了斷絕他國的文脈。

對本國的讀書人,西楚新帝仍舊是重視的,仍舊是保護的。

北慶皇帝呢?

他連本國的讀書人都在乎,這樣的帝王,誰敢為他賣命,又有誰願意做他的臣子。

一時之間,北慶人心動盪……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